着力“四个聚焦”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
原标题:着力“四个聚焦”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,完成伟大事业必须靠党的领导,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。”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,最根本的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工作,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。具体来说,有以下几点体会。
聚焦头雁效应,更好发挥关键少数的引领示范作用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身作则、率先垂范,为全党树立了榜样和标杆,开启了党的作风建设新征程。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,抵制歪风邪气,弘扬清风正气,更好发挥关键少数的引领示范作用,激发了正风肃纪的正能量。作风好不好,关键看领导。党员领导干部作为“关键少数”,既是领路人也是带头人,是党员的旗帜和标杆。因此,发挥好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尤其重要。要筑牢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,增强政治意识,树立正确的政绩观;以党章为镜,经常“正一正衣冠、掸一掸灰尘”, 防微杜渐,保持良好形象;走到群众中去,在服务基层的舞台上唱好戏,在解决群众困难上扑下身,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赢民心、聚力量;树立忠诚、干净、担当的党员形象,站稳政治立场和群众立场,勇于与歪风邪气作斗争。
聚焦改革创新,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了群众深恶痛绝、反映最强烈的“四风”问题,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到了巩固和加强,但随之而来的一些新表现也不容忽视。要有改革创新的勇气和魄力,及时应对和解决出现的新矛盾新情况新问题,创新管理方式、治理方法,让中央八项规定成为不可逾越的“高压线”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,就要不断创新为人民服务的方式、方法、路径,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,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我们党来自人民、植根人民、服务人民,一旦脱离群众,就会失去生命力。”因此,强化作风建设,必须坚持群众路线,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,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。
聚焦服务质量,在真抓实干勇于亮剑中展现新作为。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任务新目标,这既是冲锋的号角,也是鞭策的动力。党员领导干部要焕发新形象、彰显新作为,沉下心来、定下神来干事创业;要做到揣上笔头能反映群众疾苦,坐上炕头能耐心服务,拿起锄头能走进田间地头;当好为民服务的标兵,把每个服务岗位都办成标兵窗口;为民服务既要遵守法律法规,更要讲究以理服人,杜绝“只求不出事,宁愿不做事”的怠政心态。党要管党,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;从严治党,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。考核检查,要轻车简从、减少陪同、简化接待;面对问题,要说实话、出实招、讲实情,对存在的问题立行立改,不让小毛病过夜、不让小问题留存;会议培训,要严格标准,把好关口,减少迎来送往,杜绝餐桌浪费;下基层调研,要有主题、有思路、有目标,杜绝自导自演式的走秀;对于懒政庸政、拖沓敷衍的行为要敢红脸、敢瞪眼、敢亮剑, 实现自我净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,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。
聚焦风险防范,找准病根对症下药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搞形式主义,势必造成人力、物力、财力和时间的浪费,助长弄虚作假、投机取巧的心理和好大喜功的浮夸作风,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。” 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一言堂、一刀切,只做表面文章,经不起推敲和考验,这就犹如搭建的高楼大厦缺少筋骨一样,轻轻一推瞬间倒塌,其安全风险不言而喻。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误党误国、害人害己。治理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必须找准病根、对症下药,要加强调研,坚决遏制弄虚作假、消极应付、推诿扯皮现象;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,打造多元化、多层次监督平台,“精准”捕捉问题线索,加强通报曝光,形成有力震慑;最重要的是要把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,把纪律规矩立起来,把制度笼子扎起来,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、长效化,才能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。(张国庆 史卉)